超级比特币化:BTC 力量重塑全球经济

超级比特币化已不再是天方夜谭。据 Blockstream 首席执行官 Adam Back 称,比特币的市值在未来十年内可能达到 100 至 200 万亿美元。各大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增加比特币储备,为这一未来做好准备。种种迹象表明,比特币很快就会成为全球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什么是超比特币化?
超比特币化的概念最早于2014年在加密货币社区中形成。其本质很简单:一旦人们普遍认识到比特币相对于法定货币的优势,向新货币标准的转变将变得迅速且不可逆转。正如恶性通货膨胀可以在几个月内摧毁人们对一种货币的信任一样,超比特币化也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改善全球经济。
Adam Back 认为,我们已经见证了这一过程的早期迹象:持有超过 1 BTC 的比特币钱包数量持续稳步增长,机构参与者正在扩大储备,比特币的有限供应使其成为一种日益稀缺和有价值的资产。
[推特:https://twitter.com/adam3us/status/1916160776571650136]
第一阶段:需求增长,供应有限
比特币过度化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是比特币供需之间日益失衡。据 Glassnode 的数据,早在 2023 年,持有至少 1 个 BTC 的钱包数量就超过了 100 万个。到 2025 年,尽管市场经历了调整,但这一数字仍将继续上升。
该公司的策略表明,长期持有比特币的策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25年,该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未实现利润超过51亿美元。效仿Metaplanet,日本上市公司也开始收购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其他数十家大型企业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
在供应量不断缩减的背景下——部分比特币的永久丢失和积极增持共同作用——获取一枚完整的比特币正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一趋势清晰地表明,未来拥有哪怕一枚比特币都将被视为一项重大的财务成就。
世界经济模式如何变化
超比特币化有可能从根本上重塑我们对货币、储蓄和投资的理解。比特币并非通货膨胀模式,即货币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贬值,而是提供了一种通货紧缩的范式:供应有限,购买力不断增长,无需通过风险投资来挽救资本。
如今,黄金、房地产、债券和股票等资产主要被用作价值储存手段。然而,在超比特币化背景下,它们的角色将发生改变。硬通货将消除人们寻求替代工具来抵御货币贬值的需要。
廉价信贷泡沫引发的金融危机将随着货币供应操纵的消失而消失。经济将回归更加有机、自然的增长周期,不再经历人为制造的繁荣和痛苦的萧条。
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然而,走向超级比特币化的道路并非坦途。严重依赖通胀融资模式的政府机构不太可能心甘情愿地放弃权力。即使在今天,我们也目睹了各国对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压力日益加大。随着比特币的持续走强,此类攻击可能会愈演愈烈。
[推特:https://twitter.com/saifedean/status/1902643592956362856]
资产没收、加密货币流通受限、不公平的税收以及强化的金融监控都有可能出现。那些希望在新兴金融秩序中维护自身自由的人不仅需要投资比特币,还需要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数字资产。
超比特币化之后的世界
如果亚当·巴克的预测成真,我们将走向一个美元和其他法定货币将成为历史注脚的世界。全球贸易将简化,货币投机将消失,储蓄将再次变得有意义。
此前由印钞造成的预算赤字将不再能够支撑膨胀的政府支出。经济将以储蓄而非债务为中心,人们将回归几十年一贯的人生规划,而不是从一个支付周期到另一个支付周期。
结论
超比特币化已然开启。其步伐或将不尽相同,前进的道路也将充满挑战,但方向已定。比特币作为全球价值储存手段的地位日益巩固。
如今,新经济秩序的基础正在奠定——在这个秩序中,拥有比特币将不再仅仅是一种投资,而是个人财务安全的基石。今天理解这一点的人,将成为塑造未来世界规则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