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踏步:2025 年比特币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

2025年本应是比特币投资者的辉煌一年。机构信任度不断提升,比特币国债市场蓬勃发展,新的ETF不断推出,比特币的采用率也不断提升。尽管昨天比特币价格短暂突破10.9万美元,甚至一度触及11万美元,但这种兴奋感却昙花一现。如今,比特币价格已回升至10.8995美元附近。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比特币创下新高呢?
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的比特币持仓增加了14%,从100万枚增至114万枚。这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但这与比特币同期的价格涨幅相符:同样是14%。换句话说,企业购买并未成为市场催化剂。
把硬币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
比特币价格走势低迷的原因之一在于需求的性质。上市公司持有的比特币从 59 万枚跃升至近 84.9 万枚。但与此同时,私营企业却减持了 11.9 万枚比特币。因此,尽管公开披露的信息可能看起来很引人注目,但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资本净流入——只是资产的轮换而已。
以 BitMEX 为例,其比特币储备从 54,652 枚减少到 52,020 枚。Tezos 基金会的比特币储备从 4,247 枚减少到 2,903 枚。一些新的公共参与者——例如 Bitfinex 和 Tether 合资的 Twenty One——只是将比特币从关联实体转移到新成立的国库券结构中。这些转变改变了会计核算,而不是需求。
ETF、MSTR和零脉冲效应
即使大规模投资现货比特币ETF,也无法保证价格上涨。年初,基金持有129万枚BTC;如今,这一数字已增至140万枚,增长了9%。然而,这笔资金很可能并非来自新买家,而是那些抛售BTC后又以ETF形式买入的人。
[推特:https://twitter.com/matthew_sigel/status/1940421231788114404]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策略。一些投资者出售“纯”BTC,以便购买提供杠杆敞口的公司的股票。问题在于,投资于MSTR的1美元实际获得的BTC价值不到0.60美元。因此,即使100%的BTC出售收益都投入MSTR,对整体价格的影响也是负面的——仅仅是因为流动性在数学上的损失。
波动性压缩意味着价格压缩
自2024年减半以来,比特币的波动性已显著下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早在4月份就注意到价格异常稳定,圣保罗的一项研究也证实,当前的周期比以往要平静得多。没有像FTX那样的暴跌、ETF的定期流入以及更成熟参与者的加入,比特币的爆发性有所减弱。但这也限制了其快速上涨的能力。
谁在压制司机?
还有一些因素正在拖累比特币的势头。山寨币的竞争使得比特币无法完全垄断投资者的注意力。其角色的不断演变——从高风险资产到类似指数的工具——抑制了投资者积极购买的兴趣。实际利率的上升使得基于法币的工具在短期内更具吸引力。与此同时,受监管交易所衍生品的兴起,使得投资者无需实际持有比特币即可进行对冲或投机。
然后是黄金。自今年年初以来,尽管黄金市场规模是比特币的十倍,但黄金却上涨了 26%,超过了比特币的 16%。
[推特:https://twitter.com/CryptoMichNL/status/1908565300305338440]
更糟糕的是,新兴“资金公司”之间的投机竞赛正在将资本吸引到微型股中。许多公司的股价是其比特币持仓量的三到四倍。有些公司——甚至像中本聪(KDLY)这样的大型公司——的估值是其持有比特币的23倍。为了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正在抛售比特币。因此,市场持续低迷。
这并非危机,但也绝对不是比特币的春天。即使创纪录的ETF流入,在没有实际新资本进入市场的情况下,也无法推动价格上涨。而且,比特币的上涨似乎并非归功于那些囤积者,而是归功于那些为市场注入新资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