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涨跌互现,因欧洲央行暗示降息、日本央行加息以及铜价上涨推动澳元上涨

周四美元涨跌互现,欧元徘徊在三周低点附近,日元因避险需求反弹,澳元因大宗商品情绪好转而上涨。市场消化了多个宏观经济信号,包括欧元区PMI数据疲软、日本央行与美联储政策分歧加剧、美国贸易措施升级等。
欧元兑美元汇率仍维持在 1.08 美元附近,为 3 月 6 日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制造业有所反弹,但投资者对弱于预期的服务业数据做出了反应。欧洲央行决策者表示,他们越来越愿意降息,官员西波隆、斯图纳拉斯和德加洛都表示,通胀放缓的速度快于预期。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还淡化了欧盟可能对美国关税采取报复措施带来的通胀风险,这进一步增强了鸽派情绪。
欧元/美元、美元/日元和澳元/美元价格走势(来源:TradingView)
日元因日本央行立场和关税担忧而走强
美元/日元从 150 中段回落,周四接近 150.00,因为日元在特朗普宣布从 4 月 2 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 25% 的关税后恢复了势头。尽管对中国刺激措施的希望抑制了一些避险资金流入,但日本央行行长上田和男重申了逐步收紧政策的计划,理由是经济增长强劲且工资上涨。与此同时,美联储政策制定者保持谨慎的指导,古尔斯比、卡什卡利和穆萨利姆的评论反映了政策不确定性和对通胀的不同看法。
从技术面来看,该货币对仍低于关键阻力位 151.00,支撑位在 149.55 和 149.00 附近。周五将公布的日本央行意见摘要和东京 CPI 数据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市场走向。
铜价乐观情绪和澳大利亚央行稳定前景推动澳元上涨
澳元/美元升至 0.6300 上方,扭转了本周早些时候的跌势。鉴于澳大利亚是主要出口国,特朗普总统对铜进口发出的关税威胁意外支撑了澳元。此外,中国提出的刺激措施也普遍提振了商品货币。澳大利亚 2 月份 CPI 跌至 2.4%,引发了人们对澳大利亚央行下周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然而,市场仍预计 5 月份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为 66%。九日均线 0.6305 是关键阻力位,若未能守住该水平,则支撑位 0.6187 可能重新成为焦点。
在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强调了各国央行之间的分歧(尤其是日本央行的紧缩政策和美联储的谨慎语气)可能如何影响美元/日元的波动。对于欧元/美元,我们之前指出,在通胀信号出现的情况下,1.08-1.09 美元区间至关重要。澳元/美元从数周低点回升,符合我们过去对大宗商品影响和中国需求叙述的展望。